須須

he是不可能he的,这辈子都不可能he的

《或许你也曾那样喜欢过张卫健?记:迟到了12年的碎碎念 》

我叫独孤慧:

花开满枝丿:



 
 







笔者不是营销号,也不是娱乐自媒体的小编,只是一位无名的文字从业工作者,DK的粉丝。本文只是就网上对DK争论较高的几件事表达笔者的一些看法,各位大可当成是篇随笔来看,如有误处,敬请评论指正,还请不要深究。




 







 




 




说到张卫健,突然提起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对他的记忆似乎只停留在了儿时的时光。那时候只要家中有电视,每天打开电视,似乎各个台都能看到他主演的电视剧,具体的时间尚记不清,但印象中有《小鱼儿与花无缺》、《西游记》、《机灵小不懂》、《小宝与康熙》》还有《少年英雄方世玉》等等,笔者那时候年纪太小,根本没有什么追星的概念,只是觉得这个人演的角色都很让人喜欢,在没有网络的年代,看电视是最受人们欢迎的娱乐项目,童年的欢笑,很多都是DK每天准时在电视上带给一代人的。




 




蓦然回首,时隔数十年,现在的他,依旧是光头,已经少有再拍电视剧,却偶然因为早年的容貌被称为是“B站的不可搜男神”,在网上关于他的讨论比起几年前来,已经少了许多,但依旧有两个绕不过去的点。在网络舆论造势的时代,网友的判断力经常会受到营销号和水军的影响而产生偏差,而DK的团队在这方面做得显然不尽如人意,笔者了解之后,考虑再三,才动笔写了下面的内容,希望在娱乐圈的网络洪流中还能有一个浪头属于DK和他背后的这些粉丝。




 




 







  • 关于:张卫健是周星驰风格的模仿者,喜剧界东施效颦的跳梁小丑。











 




《大话西游》至尊宝








TVB96《西游记》孙悟空








原话并不是完全按笔者所写,所用言辞要更激烈刻薄得多,这种键盘噼啪一敲就能生成的言论,本不想摘录上来。但发现原评论跟风者亦有数人,所以在不扭曲评论者原句意思的前提下,略加修改,加以探讨。




说到周星驰的喜剧电影,相信大家应该都看过,生于62年的周星驰,如今已经五十六岁了,论其在演艺界的成就,可以称为是当之无愧的“喜剧之王”,他对于中国喜剧电影的贡献前无古人,将传统喜剧的表演方式第一次在人们心中加以转变,无厘头的搞笑风格,喜中藏悲的双重内涵,人物夸张的动作和言语对白,往往能够让人们在看电影的时候放声大笑,而后又默然深思。尽管近年来,圈内的很多前辈纷纷对于周星驰的为人处事颇有微词,指责控诉。但也有人说:天才总是孤独的,他是因为对喜剧的热爱和演戏的偏执才被人们所误解。其中真伪,笔者不做评价。








周星驰和张卫健,一个在电影行业,一个在电视剧领域,因为同样被贴上了喜剧演员的标签所以经常被人们拿出来比较。在当年,周星驰确实是喜剧界的前辈,尤其是在独创的搞笑风格上,经常会被同行学习和借鉴,这里笔者没有用“模仿”一词,因为在很多网友的评论中可以看出,在他们的眼中,演员在表演方式上的模仿,就好像是作者在文章上的抄袭一样,是能直接偷窃的成果,这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因为实则两者根本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文的思想性和故事性存于作者的字句之中,由一字一句一段衔接而成,根据所写的题材不同,被抄袭者剽窃劳动成果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这些真正珍贵的原创思想故事以及人物,总是被那些人偷了去的。








但表演不同,因为它的载体不再是文字,而是有血有肉的人。世界上不可能找不出自然生育且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一样的动作和对白,千人千态,周星驰在表演时的眼神、微表情,一举一动都是有戏的,这是演员在用心给角色注入灵魂,让这个角色在电影中是他,又不是他。最后在观众的印象里,就会深深记住这个周星驰版的“至尊宝”“唐伯虎”,以后再提起这个角色,眼前浮现的就是他演绎出来的样子,这种在演员神情中流露出来的“戏感”,是不可能被人模仿的了的东西,就算是整容成跟周星驰一样的容貌,做一样的动作,也是徒增笑料。








如果要再形象一点地表示“模仿”在表演这个领域上的独特含义,对周星驰和张卫健表演方式的相似与不同,笔者可以举一个通俗的假设性比喻。




好比从前,人们向来都是把米饭蒸熟了吃,没有其他的烹饪方式,结果突然有一天,A发现了米饭除了蒸,还可以炒,在锅中跟鸡蛋一起炒着吃又是一番新的风味,于是他发明了蛋炒饭,成为了炒饭界的第一人,同时也因为蛋炒饭成名。后来知道了米还有这种新烹饪方式的人,例如C,也开始对炒饭做起了研究,发现除了鸡蛋,还可以做出其他配菜的炒饭,于是他做出了玉米炒饭,口味独特,也受到人们的追捧。




 




 




人红是非多,市场的分割之后,渐渐出现了争议的声音,贬斥C的走红。




有些食客认为:饭可以炒是A发现的,之后才有的C,所以C是通过模仿A,才能够拥有现在的这种名气和地位。




同样是炒饭,一盘玉米炒饭和一盘蛋炒饭放在人们面前,相信不会有人说这两盘炒饭是一样的,但是有些人的逻辑就变成了:这两盘饭都是用锅和锅铲炒的,都放了油,米还有其他调料,只不过是改了其中的一种配料,所以两者根本就是差不多的。




如果真的所有人都是这样的逻辑,人类历史的创造力将会低到什么程度,真是让人难以想象,饺子馄饨都是面皮加馅料再下锅煮,包子烧麦都是上锅蒸,也没见因为这个原因而被归为同一种食物。诚然是A首先让人们发现了这种新的方式,并且也创造出了自己有代表性的蛋炒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如果只是因为如此,就将后来所有做炒饭的人都划为是A的模仿者,就有些太过狭隘了。原创本身就是就是一种变通,有时是在不变中求变,有时是在变中再变,最后得到的都与原物不同的新事物,这才是它最吸引人的所在。




 




写到这里相信大家都能明白,在笔者心里,这个例子中的周星驰是A,而张卫健是C。两人的相似与不同,在这里不会写一些长篇大论来举例比较,上纲上线。人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力和表达观点的权利,笔者不必强求读者的观点与我达成一致,只是希望参考上面的例子,见仁见智。




 











  • 关于:张卫健和谢霆锋早年“打人事件”。 

















这件事被很多人说为张卫健演艺生涯唯一的黑点,毕竟当年正是张卫健在内地大火的时候,事情闹得很大,传的沸沸扬扬。笔者是相信DK的人品的,所以下面站在张卫健支持者的角度来说,我觉得这件事,应该是继96tvb西游记之后,对他伤害最大的。现在如“脸上没毛不值钱”这样难堪的经历,DK也已经可以在节目中坦然在公众面前说出来,他当年被tvb换角,后来剃了光头在内地拍戏,依旧是收视的保证,还以《少年英雄方世玉》让亚视的收视率一度击败无线,TVB三次调整都无法招架,他已经向大众证明了自己,豁达如DK,当年和tvb之间的种种可能已经放下了,旧事重提,也能笑而对之。









但是对于这一“打人”事件,他却绝少提起过。整件事从王住院,到两人道歉,王法院起诉两人蓄意伤人,法院定为轻伤不予支持,内地演员联合声明,网传张卫健人品不好被封杀,到后来的王被父亲因赡养问题告上法庭,王被质疑人品问题,这一件陈年往事现在说起来也是又长又乱,真正有意去了解过事件全部过程的网友应该不到百分之十,道听途说者占多,加上当年带节奏的公关团队,都是按照“谢张二人殴打《西游记》小白龙前辈演员”来写的文案,所以在几年前不分青红皂白地谩骂张卫健殴打内地前辈,让香港艺人滚出内地的言论比比皆是,让很多吃瓜路人认为:“张卫健就是一个靠着模仿周星驰火了的香港喜剧演员,拍了几部电视剧红了以后,就借着自己名气大欺负内地老戏骨,看他剃个光头就不是个面善的样子。”








哎,这样的帽子,扣得大不说,还顺带着把张卫健的外貌、演技到人品都泼上了脏水,如果是不了解他的人,在碎片化阅读的过程中,只要随便记住哪一点,都会对他这个人造成很大的误解。








这也是笔者此文最痛心的一点:就是DK公关团队的毫不作为,让舆论任由网络媒体牵着走!就算是DK本人身正不怕影子斜,不在意那些路人网友的误会和批判,但在他的支持者看来,有些言论就显得字字扎眼,不堪入目。有些看不下去的真爱粉,就会与网友发生争执。在争吵的次数多了就会发现,有时候,你永远也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就算是把事实摆在他的面前,他也可以说,我不相信你,我依旧觉得我没错。更何况,当年的事,最终也没有一个可以让所有人信服的事实真相摆上台面,其中是否有娱乐圈内部的阴谋论,也不得而知,所以现在已经五十三岁的DK天天被网上的营销号冠上“过气”一词,给路人感觉这都是因为他当年和谢所作事而“罪有应得”的结果,实在是无稽之谈。








好在随着王人品问题的曝光和DK再无任何黑点的表现,网友们开始渐渐重新思考起以前的“打人事件”来,从知乎和贴吧的评论可以看出,终于不再是一边倒的情况,但有些网友的评论却始终立足于这一观点:不管王当年做了什么,还是香港和大陆的演员真的有什么不和,张和谢动手打人就是不对。还有关于法院认定的轻伤,由于在医学上的轻伤认定的确不是平常人们理解的字面意思,有时伤势比较严重的情况也是分在轻伤一类的,那场戏是否真的让王被打的十分严重,王晶导演在后来提供了当时的摄像镜头片段,镜头显示只是误伤了眼部,但王说是经过剪辑的,不足为信;而王在医院表现出的坐轮椅并十分痛苦的样子,又被业内人士讽刺说是故意做戏,炒作自己。争到最后,又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具体情况无从得知,但是发表这种说“张和谢动手打人就是不对”的言论,没有考虑到当时是在拍戏的过程,而在主观上就已经认定了张和谢是有蓄意的动机,打人是他们自主的行为,逻辑显然是有不妥的,给群众造成这样的暗示,很难不让人怀疑是水军带节奏所为。客观来讲,有因才有果,尽管可能是被有心人故意抓住来做文章,DK当时也的确是在那场戏的动作拍摄时出现了失误伤到了王,所以才出现了后面被人抓住大做文章的一系列事情。  








但有一点:承认在动作戏上误伤了王并公开道歉是作为演员的素养,不代表就默认了王后来在面对媒体的时候发表的一些关于张卫健人品的无礼言辞。如果有疑问,可以了解一下王在被其父亲告上法庭之后的相关讯息,人品如何,高下立判。








上面说了这么多,对于这件事,在搜索了多方的资料和当时的一些报道之后,笔者是这么看的,这娱乐圈里的事,真真假假,黑黑白白,就算是圈内的人,有时候想要说句真话也不是那么容易,真正能传出来被大众知道的,又有几分可信。在早年网络还不是那么发达的年代,不同版本的“真相”从艺人的口中说出来,再经过媒体的影像音频或是文字报道,最后呈现给社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至于究竟哪一个版本才是真实的,已经无从谈起,就算放在现在,也不过是走键盘侠争吵、营销号带节奏、无关第三方蹭热度、水军洗地这样的流程,相信大家也见得多了,在此不再赘述。但是,说一句题外话,张卫健的人品究竟如何,相信有一点了解的人都有目共睹,不是笔者私心维护,只是,如果他真是一个像王所说的因为被抢戏就怀恨在心并且伺机报复的小人,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婚后没有传过绯闻,也没有耍大牌的报道,没有不尊重前辈欺压后辈的传言,除了在微博上晒出的工作宣传,其余的就是陪伴老婆和家人朋友的日常还有发一些关于自己天主教信仰的随笔,还和妻子一起被邀请参加过央视的春晚。









除非DK是个连生活中都是影帝级别的人,在娱乐圈的人际交往上还要颇有心机,不然真达不到王所说的那种人设,还是那句话,当年的事情放到现在,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断能力,见仁见智。 









最后写到这里,才发现本来是想写篇赞美DK的随笔,结果夸他的话还没写上几句,还是耐不住先解释了他最容易被路人黑的两个点,只希望大家能够对待DK多一些善意,他现在已经过了靠粉丝流量来造热度的阶段了,能够减产陪陪家人,挑自己喜欢的剧本来接剧,客串主持人,这些都很好,因为DK本来就没有什么架子,所以有时候去一些小地方进行商演,就被媒体用掉价和过气来形容。张生是个与人为善的人,尽管人生坎坷,三起三落,依然不忘初心,能够站在舞台上尽心表演,台下也有喜欢他的观众欣赏,这不就足够了吗。天王巨星,摘下所谓的光环,也只是一个坚持自己喜爱的事并做到极致的普通人。 








最后的最后,笔者想起DK早年毅然光头的事,让昔日的少年从青涩懵懂变得成熟稳重,成长似乎从不与人开玩笑,有时就在一夜之间,如月夜中摧枯拉朽的骤雨,洒得残酷冷清,待到云出雨霁日头当照,想来不过苏子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若能时光流转,回到当年,笔者想对TVB的高层说一句:












有志不减凌云处,歧路莫欺少年穷。




山高水远,后会有时。









——文无入梦  写于2018.8.28




 






评论(1)

热度(134)

  1.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